• 长城网衡水频道欢迎您
县区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衡水频道 >> 教育

“学习差就别上了”太伤人 教育工作者当反思

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6-09-07 10:59:4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说是娃学习差得很,再没有必要上!一共6个娃,全是男孩。我想着让老师给个机会,但人家就是没给报名!”9月2日,永登连城镇牛站村刘师傅无奈地对记者说,8月23日小学升初中的孩子准备去学区内的初中报名,谁知学校初一的老师就是不给他的孩子报名,原因就是孩子刘河(化名)学习太差。据他了解,报名第一天与刘河一起被拒之门外的还有5个孩子。

  拒绝“差生”上学与素质教育相悖

  折射出社会中教育观念唯分数论的扭曲

  学生学习好坏,只是一个阶段学习上的反映,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便是小学毕业时,这些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但不能就此认为这些学生今后一定仍然是差生。这既没有看到学生有可以改变的可能,也没有看到教师在差生向优等生,或者由差生学习进步的转变中的可能。或者即便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差生依然是差生,但学校也没有权力拒绝“差生”入校就读。

  在一些学校,像这种“差生就不要上学”的情况并不鲜见。有的安排好学生优先选择座位,有的安排好学生外出集体游玩而差生只能在学校,有的重点班不让差生进入,有的在中考时,一些学校就将一些“差生”分流到职校拒绝他们参加中考等等,林林种种,不一而足,但不管是哪一种对“差生”的不公平对待,都在间接的向学生传递在学习好坏是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准,这既加剧了学生间的对立情绪,也不利于学生向上精神的培养,更不利于整个社会对教育目的的正确认知。

  拒绝“差生”入学,只能加剧差生滑向真正的差生。不少事实证明,一些问题学生,并不是天生的问题学生,往往是一出现问题,就把差生分到所谓的差生班,问题再严重点,就开除学生,或者美其名曰为“劝返”学生等等,这就在“塑造”一个真正的差生,问题学生。那些在校外滋事,或者在校内有滋事行为的,往往就是在不平等、不科学对待下所形成的。

  违背了《教育法》

  初一的学生年龄也就十二、三岁吧,对于这样年龄的孩子来讲,应该是相当顽皮,对于学习的认知还是相当肤浅的,这需要教师付出很多辛苦,认真的教育孩子从思想上进行转化,让孩子们慢慢地认识到知识的魅力,让孩子在学习上由被动变成主动,孩子的学习成绩自会上去。况且在校学习的孩子不可能都是优秀者,连大科学家爱因基坦上小学时也不是很笨吗?小学笨不代表未来一直笨下去,人怎么会一成不变呢?再者就是再笨的学生只要教师不对他们抛弃,在教学中认真负责,他们成为社会栋梁的机会还是相当大的,因此说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老师更应该多用心,多付出来体现老师的美。

  再者要说的是,这教师拒收学习不好的学生根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关条款相违背,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这是适龄儿童的法定权利。同时对教师的行为也做出了如下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而如今永登县连城镇初一的教师因为学生学习不好而拒收入学,其行为就是严重违法了义务教育法,该教师的个人行为岂能大过法!

  探寻班主任拒绝差生入班事件发生的原因

  对于这种规定,班主任不是不知道,但是为什么还要冒着风险拒绝学生入班呢?一方面是法律意识不强,一方面是害怕成绩差的学生影响了自己班级的平均成绩。

  在应试教育的语境之下,学校一般采取比较均衡的措施进行分班,然后再比较任课教师与班主任所任班级的教学成绩。一旦成绩不佳,排名靠后,就会影响到评优选先,影响到证书的获得,直至影响到今后的晋级、聘任。在一些实行“绩效工资”的地方,还会影响到教师的工资多少。

  所以,不只是班主任厌恶成绩不好的学生,任课教师同样厌恶成绩落后的学生。于是,分班抓阄的时候,班主任会害怕差生进入自己的班级,个别班主任会想尽办法将成绩好的学生弄进自己的班级,而将成绩差的学生弄进其他班级。有的班主任还会“动员”成绩不好的学生中途辍学,以避免他们继续拖班级的后腿。还有的学校甚至采用不上报差学生成绩的方式,提升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在三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环境之下,谁也不敢贸然将差学生领进自己的班级。

  班主任拒绝差学生进班当然不对,但是在谴责班主任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探寻事件发生的原因。否则,即便学生开学时进了班级,也不会得到老师们的好脸,说不定开学不久就会被老师劝离回家。

  如何从功利化的教育评价系统中走出来值得思考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是教育部和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于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的明文规定,是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为什么在现实中会出现这么多歧视“差生”的事件呢?近年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宣称取消对中小学的升学率考核,不再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老师的依据。但说归说,做归做,在很多地方,考核老师业绩的硬指标还是升学率和成绩。在“差生”困境的背后,则是学校之间的竞争,班级间的竞争。如果哪一个班级成绩差,这个班级的老师非但不可能评优,连绩效工资恐怕也受影响,有的学校甚至还采用末位淘汰制。于是,分数竞争越是白热化,学生就越异化为考试机器。显然,是功利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剧了学校、教师对“差生”的歧视。

  教育的宗旨在于立德树人。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反映出的是教师自身德育素养的缺失,以及教师德育专业化培养的缺失。教育的本质就是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让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公平的机会。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是有差别的,老师有责任根据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以“学习太差就别上了”为由,简单粗暴地把学生挡在校园之外,不仅仅是剥夺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更是对他们心理上的伤害。如何避免更多类似的事件发生?如何从功利化的教育评价系统中走出来?需要教育工作者作出反思,也需要全社会的反思。

  (据光明网、长江网、红网等综合)

来源: 长城网

关键词:差生,上学,素质教育

责任编辑:邢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