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20年捐款80万 称要给儿女留下精神财富
北京晨报讯(记者 张璐)2015年12月1日,是王福昌老先生百岁寿辰。这位年龄最大的“北京榜样”,平时粗茶淡饭、省吃俭用,但做起好事来,却是“大手笔”。这位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离休老干部,近20年来捐出了80余万元积蓄,他说,要给儿女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百岁抗战老兵王福昌出生在穷苦人家,参加过抗日、解放、抗美援朝等战争,经历了百团大战、延安保卫战、四平攻坚战等战役战斗。 离职休养后,他生活节省,吃的是粗茶淡饭,用的家具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退休时买的,有的还是子女家里淘汰的。他最常穿的一套衣服,是上个世纪70年代妻子在世时缝制的涤卡中山装。衣服领子磨破了,他让子女翻个面,缝补好接着穿,这一穿就是40年。 当年在战役中,他冒着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在冰天雪地里隐蔽歼敌,造成左踝严重冻伤,不得不截去了左下肢。按相关规定,他配备义肢可报销,但他每次都选择最实用、最便宜的。 王福昌对自己“吝啬”,但对国家发展和建设,却经常“慷慨解囊”。“父亲觉得把钱花在吃穿上是一种浪费,工资只有捐出去他才舍得。”王福昌的女儿王社光说。 老人心系家乡,曾经捐款10万元用于老家救灾和当地学校建设。2000年以来,王福昌已连续8次交纳特殊党费,累计25.5万元。 2003年,王福昌老伴去世前,两位老人听说遗体可以做科研解剖使用,就商量着身后捐献遗体。2008年,当汶川地震灾民有难时,王福昌寝食不安,他毫不犹豫地从积蓄中拿出2万余元支援灾区重建。他关心西部建设和航天事业,陆续捐款40万元。 去年6月1日单位刚刚发了工资,他又把刚凑齐的10万元捐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表达一名抗战老兵的真挚情怀。 有人问王福昌,为什么不把钱留给儿女?他说:“我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儿女留精神财富!”“父亲的行为在别人看来有点‘落伍’,但这是他的信念和理想。”孩子们也渐渐理解了他的行为。 |
关键词:抗战老兵,王福昌,精神财富,大手笔,儿女,党费,2008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义肢,汶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