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保障民生:鱼与熊掌可兼得【长城时评】
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特别是河北,作为传统工业大省,长期以来河北省引以为傲的钢铁、煤炭产业在治理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铁拳”下受到的冲击最甚,经济增速必然放缓。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着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总趋势,压力可想而知。 在河北省委召开的常委(扩大)会议上,河北提出在把握经济调速与保障民生的关系上,必须守住民生保障底线,政府和企业要把市场下行压力承担起来,把民生需求与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改善和保障民生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发展更好地改善民生,形成良性循环。 河北的发展速度要降下来,这是新常态的需要,也是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必然。随着经济的降速,财政收入增速也将放缓。但是,河北省的民生事业不能降,用于民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不能降。民生问题主要是再次分配的问题,民生问题也是对弱势群体的问题,这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常态发展,是社会的根基。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放眼当今的发展,我们需要更多地创新型人才,而无论是发展科学技术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发展教育,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从而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可以说,教育关系到我国百年大计,是国家竞争的基础。 民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医疗。医疗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健康,要从根本上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保障医疗公平。百姓的生命健康得到了保障,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生产之中,促进经济发展。 古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保障民生就是“补不足”,就是在践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理想,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才能让百姓安心于经济建设,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又为保障民生提供了财力物力支持,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魏致南) |
关键词:河北,经济发展,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