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全国两会]直面五大问题 破解发展难题
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奋力转型的当下中国,吸引了国内外更多的聚焦和疑问。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两会内外,直面这些“当下之问”,有助于我们认清前行的路径、发展的家底和前景。 中国发展是否会跌入“第二梯队”? 2014年,中国7.4%的经济增速创24年来新低。与之相伴,近期不断有国际机构和境外媒体预测,2015年至2017年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主要经济体。 进入减速换挡周期的中国经济,发展是否会落入“第二梯队”,增速在全球不再“一枝独秀”? “从增长速度上看有可能,但没什么可惊讶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说。中国已过了追求速度的阶段,而受益于经济改革、油价下滑和年轻劳动力的红利,印度的增长速度正在加快。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折合10.2万亿美元,相比之下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万亿美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说,经济规模越大,增长越缓慢,每前进一个百分点,都对应着巨大的增量。 中国市场吸引力 风光不再了吗?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国际收支数据及全年国际收支数据中,资本项目出现四季度912亿美元逆差和全年960亿美元逆差。有人惊呼:“中国遭遇了史上季度和年度最大规模资本外流。” 果真如此吗?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今年1月公布报告称,受消费需求低迷、汇市震荡等因素影响,2014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同比下降8%,至1.26万亿美元,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去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则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达12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说:“总的来看,撤出中国的往往是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环保要求低等传统优势赚钱的外企。这说明中国转型升级开始倒逼外资优胜劣汰。” 中国会出现 “地方政府破产”吗? 中国财政收入现23年来最低增速、土地出让金增幅罕见大跳水,全面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地方债务进入偿债高峰……中国会出现“地方政府破产”吗? 国际上一般用负债率来衡量一国债务风险,公认的警戒线为国债余额占GDP比重不超过60%。2013年6月底,全面审计摸底出的全国政府性债务规模超过20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债务超过一半,占当年GDP比重约为34%。而201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次公布的对中国政府债务水平数据的评估也认为,中国的广义政府债务大约占GDP的45%。 “中国不会像美国一样出现地方政府破产。”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说,中国整体政府性债务占GDP比重仍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和美国不同,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主要用于投资,相当一部分投向有回报的基础设施领域,未来收益可以用来偿债。刘尚希说,地方政府必须保持足够的警醒,早日走出土地财政依赖症,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去拓展财政收入来源,迈向更可持续的增长。 “中国制造”被 小小马桶盖打败了吗? 春节前后,关于中国赴日游客抢购马桶盖和电饭煲的新闻意外地成为热点,甚至引起大家对“世界工厂”为何做不好一个小小马桶盖的反思。有人认为抢购背后其实是中国制造业的悲哀。 “越来越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正在不断改变着‘中国制造’的形象。”经常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的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说。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王和山建议,中国的制造企业还要学习德国企业那种一丝不苟的态度和日本企业精益求精的作风。政府也要加强市场监管,让更多质量好、服务完善、讲究诚信的品牌占领越来越多的国内市场。“只有这样,消费者大老远跑到国外去买马桶盖的现象才会越来越少。” 反腐败拖累 中国经济发展吗? 反腐高压态势之下,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言论:有的说八项规定执行得太严格了,不仅饭店、酒店生意大受影响,一些花农、苗圃经营者的生活都无以为继…… 其实,过去三年中真正受到冲击的是限额以上的高端餐饮业,增速经历了从两位数增长到负增长再回到10%左右增长的变化过程。而限额以下的大众餐饮业的增长率则已接近15%,适合老百姓家庭消费的餐厅顾客盈门、需要等位也是全国的普遍现象。 由此可见,反腐败真正影响的是“腐败经济”,真正斩断的是“不正当利益”的输送渠道。 而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一些践踏公平竞争原则的市场主体将被驱逐,企业的隐性税负可以降低,“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有望彻底扭转,这从长远上来说才是真正有利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
关键词:两会,经济,发展,难题,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