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籍老人乔存礼和《冀中导报》难以割舍的情缘
乔存礼老人在向笔者讲述在《冀中导报》工作的情况。马建超摄 用报文传递革命信息 参加新工作后,“小乔”很快成了重点培养对象,每天都由他接收新华社的稿件,然后再转到冀中导报上。工作中他还多次跟随记者团深入到前线采访,第一时间向编辑部发回前线的新闻信息。提前当年跟随记者组赴前线采访解放天津战役,老人家还历历在目:当时他们一行三人冒着炮火,带着电台做完采访,并负责把前线采访的消息用电台发回编辑部,让冀中军区领导和人民群众第一时间了解到战况。 每每讲到发报,乔存礼老人的右手食指都会有节奏地点动着,仿佛又进入了工作状态。 随着抗战革命的胜利,冀中、冀东、冀南三区合并成立了河北省,冀中导报联合其它两个军区机关报正式更名为《河北日报》,于1949年8月1日正式创刊,乔存礼一直在河北日报社工作到离休。 老战友共忆冀中导报 在《冀中导报》创刊50周年之际,曾任导报编辑的杜敬,将导报从创刊到终刊的概况、报社各方面工作的具体情况和很多感人的事例编撰整理成《冀中导报史料集》。在一次老“战友”联谊会上,有人提出要为《冀中导报》建纪念碑,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纷纷建议将纪念碑建在饶阳县北官庄村。因为这里是《冀中导报》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最后一站,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 “可是,后来因种种原因,建纪念碑的事情一直就搁置。杜敬等几个老同志纷纷离世,我今年都80多岁了,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唯独这件事,都成了一块心病。前几年,我还专门到曲阳工艺厂去设计好了石碑的样式......今年回老家听说,县里成立了红色文化研究会,专门研究安平的红色文化历史,我这心里真是高兴啊!安平是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发祥地,冀中军区成立后的第一次冀中共产党代表大会就是在咱安平开的。县里也在谋划建设冀中革命纪念馆,如果有可能,我希望把《冀中导报》纪念碑建在那儿......”
|
关键词:安平,老人,冀中,情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