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美术家王兴邦用毕生精力传承武强年画
在“年画之乡”河北武强,只要提到王兴邦老先生,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其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的抢救和传承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倍受人们尊敬的老先生,于2014年7月22日不幸逝世,武强人尤其是年画界的人士无不感到悲痛,一件件往事激起人们对他的无限怀念。 以孜孜不倦之精神抢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兴邦,祖籍山东招远县,1937年生于上海。自幼受兄长影响,酷爱美术。1961年毕业于河北美术学院(现在的天津美术学院)版画专业。1962年参加河北美术出版社的武强年画工作组和武强工作室。从此,他以毕生精力研究、传承武强年画,孜孜不倦地抢救、发展武强年画,以成为这方面全国屈指可数的专家。 人们记得,刚到武强县工作,王兴邦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武强年画的调查研究。他的足迹遍及全县40多个村庄的120多家画店作坊,收集散存在民间的武强年画样子近千种。 经过反复、认真研究和精选,部分武强年画于1963年在天津河北美术学院举办的展览中公开亮相,引起了国内外一批美术家对民间年画的收藏热情和创作灵感,历史悠久、土生土长的武强木版年画开始以其珍贵的艺术价值走向社会。 在全身心投入对武强年画挖掘、抢救的同时,王兴邦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创作了《粮棉丰收》、《学比之年》、《志在农村》、《进宝》等一批新年画,这批新作既体现了武强年画的传统风格,又从内容、创作方法上做了大胆创新,对武强年画创新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 人们最为感动的,是在社会非常时期,王兴邦老先生对武强年画的舍身保护。 1965年,武强年画工作组和年画工作室被迫解体,王兴邦先生回到武强县文化馆搞美术创作。 “文革”开始后,他冒着极大危险,将一批珍贵的武强年画资料,暗藏在房顶天花板上。十年浩劫后献给了武强年画博物馆,成为建立博物馆的基础资料。 以匹夫有责之情怀创制年画新品培育 经过“文革”风雨,武强年画惨遭严重破坏,画版被毁、艺人流散,王兴邦深虑武强年画的传统工艺后继无人。 为振兴武强年画,王兴邦邀请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的学兄周传易、武强年画老艺人李长江,协力培养绘、刻、印全能新型艺徒,共同创作了《古代智童屏》、《九九消寒图》、《一孩光荣》、《同舟共济》、《和平共乐》等一批优秀年画作品,并改革传统制作工具及印制方法,改平面印刷为立体印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王兴邦除了废寝忘食地开展美术业务,最多的心思便是搞好武强年画的传承。他常说:“武强年画是个宝,必须要传承下去,决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人中丢失。”在当时 经费、场地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他只身创办了武强年画美术培训班,重点培养农村中对武强年画有感情、有热心的青少年。如今,国家著名画家梁占岩、设计师徐长在、省级武强年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康英琴、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臧武斌等,都是他当年用心良苦教出来的弟子。在他的奔走倡导下,上世纪八十年代,武强奇迹般的崛起了两大工程:建立全国第一家县级出版社——武强年画社;建立全国第一家国家级年画专题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 以实干兴邦之责任振兴武强年画 他 千方百计挖掘、出版武强年画精品,扩大武强年画在国内外的影响。为把武强年画博物馆办成民间艺术殿堂,王兴邦认真进行武强年画博物馆的科学论证,并精心指导和亲自参与武强年画博物馆的首次展品总规划设计和展品的陈列及实施布展。1987年,王兴邦先生调入到河北工艺美术学校,任民间美术教研室主任,内心仍然时时刻刻的牵挂着武强年画。他把武强作为自己的故乡,一有时间就跑回武强,为武强年画的传承发展献计献策。1991年,他被聘为武强年画博物馆顾问,更加执着的参与各种武强年画活动。1997年,他作为武强年画博物馆代表应日本民艺馆邀请,与张道一先生、李寸松先生等共赴日本东京参加中国民间版画国际研讨会,发表了题为《六十年代的武强年画》论文,引起了轰动。 漫漫人生长河,王兴邦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和深厚的艺术造诣都奉献给了武强年画,在研究、发展、传承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河北民间美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委员会会员。鉴于他的社会影响和突出成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刘金英 郭书荣 王永宏) |
关键词:美术家,王兴邦,武强,年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