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搭建文化平台凝聚发展动力
阜丰公园等群众文化场所投入使用;荀慧生大舞台汇聚全县文艺爱好者一展身手;乐在城乡和谐阜城系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610个村全部建起了农家书屋......近年来,阜城县充分挖掘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构建文化体系,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凝魂聚力,使之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挖掘厚重文化积淀。该县是省政府命名的千年古县,从古至今,养育出一大批名垂青史的文化艺术名家。在充分挖掘后,搜集整理了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编辑出版了《活力阜城》一书;拍摄了《千年古县魅力阜城》宣传片和系列专题片《话说阜城》,建设了荀慧生纪念馆。投资300万元拍摄了反映回民支队在阜城千顷洼突围战的影片《血战千顷洼》。同时,对根据特色文化搜集整理了漫河西瓜的历史记载,编辑出版了《漫河西瓜》,成功举办了八届西瓜节。挖掘了霞口鸭梨传说,以中国鸭梨之乡、百年梨园为载体,定期举办梨花节和采摘节。这些具有阜城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成为阜城人民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 推进地域文化建设。该县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建成了荀慧生戏曲公园和较高标准的数字电影院;冀中抗日英雄纪念馆正在建设中;完成了宣传文化中心的建设工作;重新修缮了文庙;建成了阜丰公园、长安公园、宣传文化中心广场等多个综合休闲娱乐场所,提升了县城文化含量。为加大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长远规划,完善了激励机制,努力造就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品德优良、成绩突出的文艺领军人才,涌现出荀派爱好者刘丽丽,省作协会员、青年作家金希同,荣获省“燕赵群星”二等奖的刘树河,被吸收为中国书协会员的刘琦,多次在国内外大展中获奖的剪纸艺术大师刘建国等优秀艺术人才。同时,在荀慧生大舞台、彩色周末、广场文化活动、农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中,以邀请于淑珍、刘秀荣回家看看等形式,活跃干部群众文化生活。开展了“乐在城乡、和谐阜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实现了从县级干部到普通群众全员参与,从县城到农村的全面覆盖。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该县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设立了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每年投资50万元用于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并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县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不断提升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村村建起了农家书屋;坚持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每年每村12场次;发展戏曲、诗词、书画、摄影、秧歌、农村文化大院等不同规模文化团体200多个。定期组织文化、科技、卫生等部门开展“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实现了农村有线电视全覆盖。 打造特色文化产业。该县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培育发展一批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文化企业,形成结构合理的大中小企业组织体系,建设了卓盟集团、鼎硕玻璃制品等工艺玻璃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了总投资达1亿元的恒信剪纸产业龙头项目,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文化产业与工业经济融合发展。建设了有平原之肺之称的“千顷洼”森林公园,开挖了与衡水湖相映衬的阜城湖。通过企业投资、文化项目引资等形式将“千顷洼”森林公园建设成集餐饮、休闲、旅游、教育、采摘于一体的精品文化旅游工程。同时,该县结合剪纸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了剪纸产业“五个一”发展思路,即:培养一批省级国家级艺术大师、成立一个协会、注册一个商标、建设一个展馆、培育一个市场,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打响阜城剪纸品牌,增强竞争实力,努力把阜城打造成“中国民间剪纸文化艺术之乡”。(郝红军、苗凤强) |
关键词:阜城,文化平台,凝聚,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