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农民走“后门”捐款偿了心愿
在“走后门”这个词组逐渐淡出人们言谈的今天,安平县前不久发生了一则走“后门”的故事:70多岁的农民安树坡在先后两次要求给安平中学捐款一万元都没能落实后,第三次通过走“后门”终于偿了心愿。 事情得从安树坡的孙子安伟康说起。出生于安平县堤涡村的安伟康,10多年前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在河南省郑州的私立小学求学,由于天性好动,打架斗殴,屡违校规,先后被几所小学劝“转”。消息传至老家,爷爷安树坡考虑到儿子、儿媳整天忙于生计,恐怕对孩子缺失调教,才使孙子厌学好斗,屡被挪“窝”。无奈,全家人想方设法为小伟康联系,转到了衡水某学校就读。初中前两年,安树坡常坐公交车到衡水看望孙子,带去衣物食品,祈愿成才。谁知事与愿违,每每听到的都是“不学习,太调皮,真叫人头疼”的话语,伟康勉强读完了初中学业。2012年暑假过后,安树坡把伟康送到安平中学学习。他对着班主任张彦楼老师磕头,说:“求你给好好管管,这孩子可是捣蛋,淘出花儿来的‘刺儿头’,要是再弄不住,他可是没救了……”打那以后,安树坡慢慢注意到孙子身上渐渐有了变化:原来刻不离手的手机放在家里不用了;放假在家时,主动帮着干家务活儿;也知道给外地的父母打电话问候了……他对老伴儿说:“可不能小看咱孙子的这点起色,不知道老师们要费多大的心血呢。”
去年冬天,安伟康有一段时间鼻子总是滴血,班主任、课任老师轮着给他煎中药,还把药液存放在冰箱里,伟康就这样连续饮服了一个多月的药。农历腊月十六那天,安树坡来到学校,看到伟康的班主任正站在雪中,从窗外观察伟康上自习课,老师悄悄地说:“伟康很有进步,遵守纪律,乐于助人,自制力有了很大提高……”安树坡擦了一下儿湿润的眼睛说:“看见一天就像看见一辈子,你们费心了……”参加完今年高考前的模似考试,安伟康学习成绩从入学时的年级倒数第二名,一跃为年级中上游。安树坡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对老伴说:“咱是农民,靠种地粜粮食有点积蓄,虽然没有多大能力,得知道感恩,我想拿出一万元捐给学校,表表咱们的心意。”老伴表示同意。5月18日上午,安树坡找到安平中学校长武伟朝说:“要发家,看娃娃,你们把伟康从‘斜道’上拉回来,让俺们全家看到了希望,更从心里感激,俺们捐这一万元钱不多,可代表着俺们的心意。”考虑到安树坡老两口收入少,且古稀之岁,校领导好言好语婉拒。当安树坡第三次找到校长时说:“我可是打听了,咱们可是沾着亲戚哩,我是走‘后门’来了,这次千万不能再说别的了,你一定得收下……”(王彦博 贾占安)
|
关键词:安平,农民,走“后门”,捐款 |
责任编辑:张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