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衡水频道欢迎您
县区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衡水频道 >> 今日聚焦

整治“戒网”机构乱象 亟须“紧箍咒”

来源: 新华网 作者:段续 李放 杨绍功 2014-06-22 09:12:5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戒网瘾学校怎成"摧残基地"?——聚焦戒网瘾学校培训致人死亡事件

  新华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段续、李放、杨绍功)身披“励志”“矫正”外衣、机构资质参差不齐、收费高昂动辄数万、体罚殴打致人死亡……如此乱象在全国数百家网瘾治疗机构中屡屡闪现,本应是帮助青少年的戒网行为缘何成了另一种伤害?

  一方面是网民数量提升,不当使用网络的青少年激增,“戒网”需求巨大;另一方面,鱼龙混杂的各类机构在标准欠缺、缺乏监管的环境下快速填补市场空白,乱象丛生。业内人士指出,必须尽快设立网瘾治疗标准,对戒治机构严格筛查,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体罚殴打:戒网瘾需如此“脱胎换骨”?

  强制让学生“前倒”“后倒”,体无完肤;长时间被关在狭小空间出入不得,禁闭心灵;动辄下蹲数百次跑步上百圈挑战体能极限,魔鬼训练;稍不顺从就被威胁谩骂拳打脚踢,浑身伤痕……戒网瘾学校中的类似场景不断被媒体披露。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家长将孩子送入其中,期待得到“脱胎换骨”的蜕变。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类似伤害事故屡屡发生。今年五月份,一名女孩在河南郑州戒网瘾学校内被体罚导致颅脑损伤死亡;2009年,广西“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教官对一名网瘾少年进行殴打体罚,导致其死亡;2007年,一名男孩因受不了重庆大东方行走学校的体罚而跳楼……类似案例不胜枚举。

  一边是伤害案频发,一边是各式各样的网瘾治疗机构不断设立。在网络上简单搜索“网瘾”一词,形形色色的推广链接让人目不暇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有三百余家类似机构,“素质教育”“意志力训练”成为许多机构网站上最常见的字眼,宣称教学手段科学合理,能帮助“问题”少年重获新生。

  而这些机构的教学手段也颇为相似:统一整齐的着装队列、令行禁止的管理方式、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是主要特征。一位曾在戒网瘾学校执教的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这样可以让学员产生巨大的疲劳感,同时令其畏惧,以达到“服管”的目的。而教官则大都来自于退伍军人,因为他们“非常严格”。

  正是看似正规的教学机构和手段,却催生出各种乱象。有专家指出,一些教学人员对“问题”少年存有偏见,认为殴打、体罚、谩骂等不当教学行为才能达到“管教目的”,不仅没起到“戒瘾”功效,反而导致严重伤害。

  收费高昂、资质存疑戒网学校变身“贵族学校”

  与不断曝出的网瘾治疗乱象对应的是,网瘾戒治市场的庞大规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不当使用网络的青少年人群也呈递增趋势。在“网瘾”成为不少家庭噩梦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希望寄托于这些机构。

  然而,“戒网”的收费令人咋舌。“半年两万五,包括封闭教学期间的住宿、饮食、服装等费用,我们的收费还是比较实惠的。”广西南宁“东方励志学校”学校工作人员表示。

  与之相比,近期河南郑州导致一名女生死亡的搏强新观念生活培训学校收费要高出不少,每月5500元,一般培训期为半年,共计33000元,且不保证开具发票。记者随机咨询了几家戒网瘾学校,一年数万元的学费“稀松平常”,有些还需另交数额不等的杂项费用。

  除了费用高昂,无资质教学、办学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郑州搏强学校里导致学生死亡的3名教官并没有教师资格证。导致一名网瘾少年死亡的“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也并没有在有关部门登记,属于非法经营。

  此外,还有不少机构挂靠于医院、学校等专业场所,看似名头响亮,实则身份模糊。一家戒网学校网站上,“国家‘十二五’异常青少年教育研究基地”“问题学生转变国家重点单位”的名号赫然在列,当记者与工作人员核实这些名头的由来时,对方却反复强调学校的网瘾转化率达85%以上。

  业内人士指出,合格的网瘾治疗人员不仅要具备心理医师的相关资格认证,还要具备了解青少年心理特点、沟通化解其不当使用网络行为的能力。然而记者发现,不少机构对于从业人员资质含糊其辞,“能够保证孩子健康成长”是最常听到的回答。

  “戒网”机构亟须“紧箍咒”整治市场还需重拳出击

  一方面是越来越多青少年深陷网络,网瘾戒治需求应运而生。另一方面,相关医学法规与标准缺失,其中的空白只能由各种治疗机构、“励志”学校补位,乱象丛生也就不足为奇。

  乱象背后,是许多家长“病急乱投医”的无奈。在我国,网瘾鉴定、治疗流程、收费金额没有统一标准,一定程度上成为治疗单位一哄而上、抢夺市场的诱因。专家认为,类似事件的处理不能止步于查处涉事人员,关停违规学校,混乱的“戒网”市场亟须进行有效规范整肃,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业内人士指出,与高额的收费相比,这些机构办学成本低廉,租个场地找几个老师就能“拉起一支队伍”。监管部门应当提高办学门槛,出台对开展网瘾戒除工作的原则性指导意见,严格审核专业学校、专职教师资质。

  “无法当做疾病进行医治,只能求助于‘戒网瘾’学校,一段时间后孩子的逆反心理特别强,一点办法没有。”吉林省长春市一位家长说。而在不少家长看来,针对这些“问题”孩子的体罚与打骂“合情合理”,而这也成为用暴力为孩子“纠偏”的重要原因。

  “既要纠正家长的错误认识,还要对类似机构进行有效规范,同时还应当在医学方面制定所谓‘网瘾’的鉴定治疗标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而眼下最紧要的就是,对社会上层出不穷的网瘾治疗机构进行大范围普查,及时关停违规办学、违法办学单位,为“治本”赢得时间。

  相关链接

  有哪些父母愿去“戒网瘾学校”受教育?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父母问题的折射,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是父母反躬自省、和孩子一起面对,而不是稀里糊涂找个机构,企图一劳永逸地让孩子脱胎换骨。

  据报道,近日,在郑州搏强新观念生活培训学校里,数小时“加训”之后,一位19岁女孩死亡,一位14岁女孩受轻伤。这所自称为“问题少年中原教育第一品牌”的学校,在有些家长心中是让孩子改头换面的好学校。目前,搏强学校涉事的五名老师已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因管理混乱,该校也被撤销了办学资质。

  父母将这两名少女送入培训学校,本是为了戒“网瘾”,可面对着一死一伤的悲惨结局,不知道他们作何感想?老师和学校毫无疑问将为此付出法律代价,我们也很同情陷于哀伤情境的父母,但不得不追问的是,这类“网瘾学校”早就恶名远扬,为什么还有众多父母铤而走险,将亲生孩子送入“虎口”?

  悲剧之后,当地教育部门回应,此前从未接到过家长对该校的不满举报。也就是说,很多家长认同该校所采取的封闭式管理、体罚等堪称变态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暴力治疗”、以摧残青少年身心的方式来“矫正”所谓不良习惯,是这类学校的通用手段。过去几年,媒体多次报道类似学校令人震惊的“治疗网瘾”手段,包括药物治疗、针灸、军事化训练、野外夏令营、洗脑训练甚至电击……

  要说家长们事先对此完全不知情,恐怕不太可能。郑州这所学校自我宣扬的特色,就是“全封闭、军事化管理”,把孩子送入学校的前两个月,还禁止父母与之见面、打电话。遗憾的是,诸多悖离人情常理的教育手段,竟未能引起父母的警惕。

  我们可以理解一些父母面对孩子不良习惯时的痛苦,但教育专家们早就提醒,孩子的问题往往是父母问题的折射。孩子的沉迷网络、早恋、暴力倾向等,很可能是父母关爱匮乏、教育方式不当等所致。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是父母反躬自省、和孩子一起面对,而不是稀里糊涂找个机构,企图一劳永逸地让孩子脱胎换骨。

  家长一个错误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就在几天前,媒体还报道另一个悲剧。河北保定一位妈妈把9岁女儿送到北京“女德国学班”学国学,但4个月后却发现孩子被打得遍体鳞伤。媒体跟进调查发现,这种以教育国学之名招生的“黑私塾”还比比皆是,普遍存在体罚现象,很多孩子深受其害。

  这些父母并非不爱自己的孩子,无论是送去“治疗网瘾”还是学“国学”,初衷自然都是为了孩子好,可对教育方式却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最终让孩子苦不堪言、甚至丢了性命。教训是惨痛的。天下的父母成长背景不同、文化层次不一,不可能个个成为教育专家,但当决定给孩子施以某种教育时,起码可换位思考:自己愿意去那些“国学班”“网瘾学校”接受教育吗?

  □敬一山(媒体人)

关键词:整治,“戒网”机构,乱象

责任编辑:张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