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衡水安济桥
衡水安济桥位于衡水市桃城区胜利东路,横跨于滏阳河上,为七孔连拱石桥,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十年重修并赐名"安济桥",该桥是河北省现存最大的古代石桥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衡水市改造靓化母亲河——滏阳河工程的实施,安济桥的修缮工作也开始启动,如今焕发了新春。 安济桥上石狮讲述着衡水沧桑历史,安济桥旁高楼预示着湖城未来。扈炜 摄
安济桥建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桥修好后乾隆赐名“安济”,取保水安济苍生之义。此桥是一座七孔联拱石桥,桥身全长116米,两侧各有望柱58根,每根柱顶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望柱之间有石头栏板。由河水、石桥、狮子、明月等元素构成的“衡桥夜月”美景,曾是古衡水八景之一,可以和闻名全国的“卢沟晓月”相媲美。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安济桥上的石狮造型以及高浮雕卷云纹宝瓶图案等都反映了当时工匠高超的雕刻水平,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据《衡水县志》记载:当时此地是河北省至北京,山东至山西的水、陆交通要道。早在明天顺元年(1457年),衡水知县杨俨奏请上级批准,由深、冀二州和武邑、枣强二县助资,建立了一座木桥。后来,在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年间,由于多次发大水,木桥屡修屡毁,明嘉靖三十二年,由衡水县徐廷等人募资,用了三年的时间,建成了一座石桥,明隆庆三年又被大水冲毁了;后来,由贾从仁等人募资,又把石桥修好了。这样衡水桥建了毁,毁了建,前前后后,经过了二百来年。至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由于滹沱河河床南徙,其支流和滏阳河汇成一条河,于是河水猛涨,桥几乎被冲毁。直到清乾隆年间,当时的直隶总督方观承看到旧石桥残损严重,于是奏请朝廷批准,拨出银子四万七千六百多两,购置石料,准备建一座坚固的石桥。派清河道周元理、通永道玉神保董理,衡水知县陶淑亲自指挥,于清乾隆三十年五月(公元1765年)正式动工。到第二年十月竣工,乾隆皇帝赐名“安济”,故名安济桥,就是现在的这座石桥。 上个世纪70年代,滏阳河水渐渐干涸,加之两岸居民向河道倾倒垃圾,致使高大雄伟的安济桥,桥墩部位完全淤积在河道里,原有七个桥洞的两侧两个也被土屯住。每逢夏天,安济桥下荒草凄迷,蚊蝇肆虐,过往居民纷纷掩鼻而走,“衡桥夜月”的美景不复存在了。2011年4月,衡水市委书记刘可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解晓勇,市委常委、秘书长王金刚,副市长邹立基,带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水务局、城建局、规划局、市文物管理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对安济桥进行实地调研。刘可为强调,衡水市留存下来的古建筑很少,安济桥是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之一,也是衡水城市历史的重要见证,要加强保护。要把安济桥的修缮作为一件大事,尊重历史,修旧如旧,最大限度地留存城市历史和记忆。要同时注重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对老百姓进行城市教育,在城市改造中融入历史文化元素,让衡水这座城市更有特色、更有魅力。 随着滏阳河市区段综合整治工程的推进,将河道拓宽,淤泥清理,堤岸绿化,安济桥的维修将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文物保护原则,且尽量利用挖掘出来的原有材料,适当采用一些新材料、新工艺,以增加修缮后的结构稳定性和持久性。拆除沥青桥面,恢复条石桥面;拆除用红砖、水泥砂浆补砌的栏板、望柱,用与原石栏板、望柱相同的石材参照旧式样进行补配等。 如今,远远看过去,横跨滏阳河,七孔石拱桥又恢复了往日的风貌,焕发了新春。重现“衡桥夜月”的美景,成为衡水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安济桥修复前。(资料片)
安济桥修复后。扈炜 摄
安济桥横跨的滏阳河一度干枯。(资料片)
安济桥横跨的滏阳河治理后,让古代石桥焕发新春。扈炜 摄
|
关键词:河北省,文物,衡水,安济桥 |